作者: 火币huobi交易所 日期:2024-11-18 00:17
首先定义一下本文所指的区块链,有些教科书提到:区块链技术早在2008年中本聪发表比特币论文前就有了(1991年论文),这种说法也不能说不对,只是大家对区块链的定义有所不同。如果只将区块链视为一个资料结构(data structure),也就是:
早期的区块链 =每个“区块”(block)以时间戳(time-stamp)及自己和前一个区块的杂凑值(hash,相当于区块的数位指纹) “链结”(chain )起来
如此定义的区块链就是个像堆叠(stack)或链结串列(linked-list)的资料结构,并不能带来目前大家所赋予的改变世界以达到普惠价值的使命,中本聪区块链才能赋予这样的意义:
比特币区块链 =基于比特币所衍生出来的整个区块链生态系统(ecosystem),包含区块链资料结构及所有参与者的角色权责、共识及激励机制等
比特币论文中,中本聪解决“去中心化”点对点交易的问题时,是用了早期区块链的资料结构没错,但其解题的核心是他提出了整个区块链生态系统,包含所有参与者的角色权责、共识及激励机制等,而这整个生态系统也同样可以解决其它“去中心化”价值转换的问题,也因此才引发了全面的区块链普惠革命,所以本文所指的「区块链」就是这个具普惠价值的「比特币区块链」。此外,这里的区块链也包含以DAG(Directed Acyclic Graph)或blocklattice等为基础的新型态区块链生态系,例如IOTA及DEXON。
首先先列出区块链的三个角色:
不少教科书将区块链分为以下三类:
各位上网一定可以查到这三类链的描述,但打脸佬不想用那些制式的定义,而是以区块链的角色来区分:
教科书上提到区块链的应用大多是以「公有链」来思考,因为这就是中本聪比特币的精神所迎来区块链革命的普惠思维。而联盟链的应用则是基于联盟成员谁都不服谁或互信基础不足,但为了提升大家交易效率或透明度等共同目标,由成员协商担任区块链的各个角色,一同遵循共识等规则。换句话说,「链盟链」的应用场景是基于联盟成员将区块链的做法视为一(国际)标准来遵循。网路或教科书上可以查到很多「公有链」及「联盟链」的应用,有些也满适合打脸佬来打脸的,将来会针对个案一一来打,这里先不赘述。
最让打脸佬想不透的是:为何会有个私有链跑出来?私有链完全由一个组织所掌控,矿工、使用者及管理者都是此组织决定,这些矿工都是自己人,彼此竞争争取记帐权,也都复制了一份像流水帐的区块链帐本,目的到底是什么?在打脸佬看来这帐本就是一个内部使用的分散式资料库,这样的中心化管控用传统的资料库应该都可以做到比区块链更有效率,为何要大费周章去建一个复杂的区块链生态系呢?区块链之所以搞得那么复杂,是为了要解决“去中心化”的问题,如果不需要“去中心化”,为何要用一个这么复杂的系统呢?
但打脸佬还是想到一个私有链的应用场景:若此系统规划将来会成为联盟链或公有链,或将来会与某「联盟链」或「公有链」接轨,现在采用「私有链」就有其意义,但这样的「私有链」终究只是个过渡。然而以目前区块链百家争鸣,要成为未来一条独立的联盟链或公有链,或现在就下注将来哪一条区块链会成为业界公认的联盟链或公有链让所有业者加入,或许都不是一个简单的决定。
如果私有链不应为区块链的应用场景,为何会有区块链新创公司号称以「私有链」解决了xxx 痛点呢?这些提供「私有链」建置或服务的公司是否有其它商业或利益的考量呢?为免挡人财路,这里不多做置喙,仅提供两点供各位观察及思考:
「公有链」应用场景最符合区块链去中心化的精神。「联盟链」应用场景则是将区块链运作视为一个联盟公认的标准,大家依循着区块链标准来运作,若联盟只想将重心放在如何决定角色来达到联盟的目的,不希望花太多资源在建置及维护区块链,(不建议但)是可以考虑用BaaS(Blockchain as a Service),目前几乎所有大型云服务企业都延伸有提供BaaS,例如IBM、Macrosoft、腾讯、华为、阿里巴巴等都有,提供的基本服务大同小异,但有些有针对特定应用场景客制化的服务,有需要的可以多方比较,打脸佬这里不做广告。
至于私有链呢?若您能找到一个私有链的应用场景无法以传统资料库或分散式网路系统做到,一定只能用区块链解决,那么打脸佬恭喜您,您真的找到了一个「私有链」的应用场景,记得要来打脸一下打脸佬!否则,若您想为将来「联盟链」或「公有链」做准备,您可以以「私有链」做为一个过渡。
(打脸佬这个打脸可能会打到一堆公司,很欢迎不认同的读者能具体提出私有链的实际应用场景来交流交流,也许打脸佬学艺不精、脑容量太小造成误判,若此「私有链」应用场景确实无法以传统资料库做到,打脸佬一定知错能改,并感谢您的赐教。)